本报江阴3月9日电(通讯员刘荷芬)住房紧、住房难是当今教育界存在的普遍问题,而在江苏省江阴市已成为历史。近日笔者来到市区教师新村,只见10幢公寓楼错落有致,被绿树和草坪环抱着,500多名教职工已喜迁新居。分管市长介绍说,10年中江阴投资1.8亿元,建教师新村34万多平方米,全市教职工住房基本得到解决,被评为“省教师住房建设先进单位”。
早在1989年,江阴市政府就把解决教师住房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个重要内容,并在减免有关费用、提供建房用地、优惠供应建材、统一建造教师村等方面制定优先、优惠政策。各镇纷纷将建设教师住宅列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,规划“康居工程”实施方案。月城镇自1994年以来,每年拨出专项经费建造8幢教师公寓楼和造型各异的别墅群。地处江阴边缘地区的石庄镇,是全市经济较差的镇,但他们在镇范围内发动捐资兴教活动,建造3幢教师楼,大大改善了教师住房条件。
在解决教师住房过程中,江阴市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,以点带面,加快全市教师村建设。1993年市政府投资2100万元,一次征地30亩,率先在市区建造现代规模教师新村。期间,市领导多次现场办公,社会各界也大力支持,华西、三房巷等村优惠供应建筑材料,邮电局安装电话每户优惠1000元。一年半时间,10座广厦拔地而起,324户每户82平方米,三室一厅,教师每平方米只花300元,分期付款就可住进新楼房。已有30年教龄的吴老师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:“我们都是普通教师,能住在这花园般的新村,连做梦也想不到啊!”到去年底,全市镇镇都建起了教师新村,受到第四次全国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代表的高度称赞。